:新国企供应链企业按照主责主业要求,结合产业需求、区位优势、企业使命等因素,把自己打造成链主企业才是正道,俗话说,打铁还靠自身硬,成就别人的同时一定要武装自己,否则永远是个旁听生,况且国企干端茶倒水的活压根就不擅长,你说怎么做得好做得久嘛。过去一段时间,各地国企供应链雨后春笋,层出不穷,一窝蜂的搞钢、搞煤、搞油等这种现象很不好,以为门槛低实质上坑多坑深,即便吃到点的也大都也是边角料,当然,还有很多企业是吃了大亏的栽了大跟头的。把握主线,守住底线,坚守初心,不要急于求成、舍近求远,一定要有战略定力与耐性,国企供应链公司的战略复杂吗?特别是一二百亿以下的企业,战略就压根不复杂,问题是能不能坚守,不要天天变来变去,战略规划与实际业务两张皮。最近2年各地大国企都在集中火力快速成立国际贸易集团、物流贸易集团,带供应链职能的现代物流集团,还有的在重启1980-1984年之间成立的专业进出口公司为新外贸集团,等等这些,都是好事,继福建、浙江之后,山东、广东、湖北、四川动作特别迅速,先行动先收效。预祝新成都国贸集团开门红!
成都在构筑“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”的征程中再探路——3月21日,成都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成都国贸集团”)正式成立,构建“一站式”国际供应链集成服务链主企业。
由此,成都将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、激活市场活力,深度链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体系。成都国贸集团负责人介绍,到2030年,集团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凸显,成为涵盖物流、交易、结算等国际贸易全链条的总部型企业,跻身全国外贸企业第一梯队。活动现场,成都国贸集团与多家国内外知名机构和企业签约,亦搭建起一个多主体协同发展的外贸网络。2024年四川实现外贸进出口10457.2亿元,同比增长9.4%,高出全国4.4个百分点,去年,四川有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超过9000家,增幅超过1成,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近九成,全年进出口4427.7亿元,同比增长1.4%,规模创历史新高。
出口方面,持续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迈进,新能源产业加快“走出去”,去年四川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长40.5%,技术含量较高的专用装备、高端装备出口分别同比增长35.3%、3%。
进口方面,去年四川进口规模首破4000亿元,其中集成电路、电脑零附件进口分别同比增长29.9%、246.4%,大宗商品进口同比增长9.2%,有效助力省内工业生产。此外,四川消费品进口同比增长31.7%,增速和净增额为全国第二,其中鲜榴莲、鲜樱桃、冰鲜三文鱼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45.8%、69%、507.5%。
近年来,成都外贸表现亮眼。数据显示,2024年,成都进出口总额突破8390亿元,总量持续位居中西部城市第一,增速达到12.1%。面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、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水平的要求,成都正在加速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。
近日,成都外贸再传“捷报”——今年1-2月,成都进出口总额达到1314.7亿元,继续稳居中西部城市首位,增速9.4%,稳外贸成效显著。
3月18日,成都海关发布四川外贸数据:今年前2月,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5.9%,规模居中西部第一位。今年前2月,四川对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371亿元,同比增长7.2%;对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进出口356.9亿元,同比增长42.4%。今年前2月,四川外贸出口额为1031.8亿元,机电产品占比高达78.1%。其中,集成电路、笔记本电脑、平板电脑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8.1%、47.7%、23.2%,平板电脑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。
成都外贸“稳”的底色从何而来?结构不断优化是一个关键原因。从去年的数据来看,一方面,成都实现进口的快速增长,连续7个月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一,电子元件、半导体制造设备、航空和车零部件等工业生产资料进口增长迅速,三文鱼、榴莲等特色单品进口实现倍速增长。
另一方面,成都实施“蓉品出海”拓市场行动,建立“蓉品出海”工作机制和评估体系,具有自主品牌的“蓉品”出口588亿元,有效助力成都出口实现正增长。
在现有基础上,如何进一步推动外贸结构性调整,发挥成都辐射西部地区3.8亿人口的腹地优势?组建成都国贸集团球盟会官网入口,,正是成都迈出的重要一步。
一个例子是,成都国贸集团将基于自身资源,有重点、有侧重地选择贸易品类,以实现成都进出口促稳提质。具体而言,据上述负责人介绍,成都国贸集团将重点发展优质粮油、矿产等大宗商品进出口,协同成都优势产业资源做大电子信息、先进装备、汽车零部件等进出口规模。
作为首批签约的合作伙伴之一,成都益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前期已建立了国际农产品直采资源。其总经理叶春明提到,通过双方合作,将进一步探索引进三文鱼、牛肉等高品质食材,同时打通川果川菜“蓉品出海”新通道。
今年初,电影《哪吒2》的火爆,让“蓉品出海”引发关注。诞生自成都的文创IP已经获得全球知名度,推动品牌影响力转化为产品影响力已势在必行。对此,成都国贸集团提出将以IP孵化等方式探索发展动漫、软件等数字贸易,助力成都文创产业出海。
不仅如此,结合成都产业特色,成都国贸集团还将抢滩布局光伏、锂电等绿色产品贸易,集成资源开展碳交易等服务环节,挖掘绿色贸易潜能。总而言之,就是围绕优势领域开展进出口贸易,助力产出成都造世界级“爆款”。而背后的逻辑则是,推动产业、贸易深度融合,实现二者协同出海。
成都国贸集团如何助力推动外贸提质?叶春明的期待或许给出了答案:通过中欧班列、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及“两场两港”等载体建设,成都平台优势正不断转化成贸易优势。
去年,中欧班列(成渝)开行量超5700列,已然成为全国开行量最多、区域合作最广泛、运输最稳定的中欧班列。而作为全国三座“一市两场”的城市之一,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去年旅客吞吐量达8733.6万人次,进一步巩固“航空第三城”地位;货邮吞吐量更首次突破100万吨,达102.8万吨,排名上升一位至全国第五。
而组建成都国贸集团,打造“一站式”国际供应链集成服务链主企业,将有助于更快一步推动成都实现“流量”向“留量”转化。
在平台搭建方面,将集成全产业生态要素资源,打造全市外贸综合服务平台,为企业提供“一站式”全流程服务。在数字化建设方面,将集成物流、交易、支付等数据,探索基于国际贸易的大数据采集、存储、挖掘和交易等服务,实现贸易数据的经济价值转化;在协同联动方面,将发挥国企优势,开放共享资源网络和服务体系,引领带动广大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。
此外,其还将整合成都市周边空铁公口岸、物流场站、仓储设施以及专业市场等优质资源,快速形成物贸一体化运营管理体系。
用好用活“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”,重点发展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为依托的优质粮油、矿产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,以航空口岸为依托的电子信息、航空航天、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商品和跨境电商等快进快出商品进出口贸易,构建全生命周期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“运贸产”一体化体系,引领带动广大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发展。
除了打通各个环节的难点、堵点,发挥资源叠加的乘数效应外,成都国贸集团还将在更大范围内链接国际国内资源。
在活动现场,不乏来自上海、杭州、厦门等先发地区的外贸企业。成都国贸集团期望构建广泛合作的发展模式,联合各类企业,以“开放”促发展。
一个细节是,初期通过“借船出海”,快速构建物流网络。根据上述负责人介绍,成都国贸集团将协同成熟仓储设施、整合外部运输资源,快速覆盖主要城市群。成熟期“自建网络”,聚焦枢纽节点自主建运仓储基地,形成自主可控的运贸仓配资源网。
眼下,我国正掀起新一轮企业“出海潮”,“不出海就出局”。面对层出不穷的外贸新模式、新业态,国企牵头“拼船出海”、“搭船出海”,也为广大企业大胆“走出去”提供了更多保障。
作为成长自成都的“AI+大数据”企业,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是“出海大军”的一员。据其副总裁魏果介绍,公司已承接实施了国内及中亚众多全球首例重大项目,目前正联合国企、优质民企,探索成都智慧交通全产业链合作出海新模式,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同出海。
当天与成都国贸集团签约后,魏果直言,国企与民企协作出海,将有效实现资源整合,最大化发挥二者优势。具体而言,民企在细分产业领域具备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,而国企则能帮忙“搭台”、带领民企接触更多国际市场合作机会,并对企业出海提供优质资源要素保障。
通过国企与民企合作互促,成都也将织就一张颗粒度更细的外贸网。据上述负责人介绍,成都国贸集团正在深入促进市场协同、优势互补,共享国际市场资源网络和服务体系。
而基于此,更多创新尝试也有望纷纷出炉。成都国贸集团将以中药材等特色产品为突破口,深化与头部国际平台合作。动态更新跨境供应商库和“爆品”库,探索搭建自营垂类B2B独立站。助力“跨境电商+产业带”发展,协同打造 “蓉产蓉造”外向型产业集群,聚合“蓉品出海”竞争优势。
此外,其还将实施货物贸易、服务贸易、数字贸易协同发展,探索发展跨境电商、海外仓等新模式新业态,为全市外贸结构优化提升贡献力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球盟会官网入口,球盟会官网入口,